作为CESC2024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智慧储能技术及应用展览会的七场主题活动之一,本场活动聚焦人力资本在新经济形势下的新角色、新话题、新趋势,推动人力资本转型与发展。汇集政府机构决策者,商学院及协会权威学者、行业龙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精英人士,针对当下行业人才发展的机遇挑战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伊始,江苏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郑青贺首先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感谢,郑青贺表示,储能技术是当今世界能源领域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我国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直高度重视储能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力度,不断提升储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政策上加强引导,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储能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在人才培养与引进上,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储能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江苏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郑青贺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副处长程珺表示,储能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江苏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引进,致力于打造人才强省。同时,针对储能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为储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继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加强政策引导,为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副处长程珺
近年来,新能源行业迅速发展同时带来了人才结构性供需矛盾,培养和引进新能源人才,加快新能源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活动现场,“中国新能源产业人才联盟”正式成立,未来联盟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致力于新能源行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发展和管理,加强新能源行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能源产业人才联盟正式成立
此外,聚焦储能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等行业发展痛点,本次论坛还汇聚了人力资源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针对当下行业人才发展的机遇挑战展开深入交流,通过市场热点分析、主题分享交流,共同探讨人力资本的转型与发展。
01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副院长程亚军
以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为例,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副院长程亚军带来了《新能源行业的人才培养》主题演讲:新能源行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向高校学习,倾听新能源企业对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要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高标准的培训体系,探索适应社会现状和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完善“工学交替,多方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对于人力资源服务业来说,新质生产力的崛起意味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和无限的发展空间。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探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广厦基石行业智库CEO吕磊带来题为《新质生产力下人力资源服务对储能产业新质承接力》的主题分享: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人力资源服务业必须积极跟随新质生产力的步伐,顺势而为,保持对市场和行业动态的敏锐洞察。深入研究各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共同探寻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新路径,推动储能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储能行业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残酷的竞争,禾蛙生态平台CEO何洪锴以《数智时代,储能行业人才的进化论》为主题,为与会嘉宾分享了人力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面对供需矛盾,人力资源公司应该打破传统模式,构建人力资源合作生态,从单一机构交付转向多元协同交付,通过生态专业化和数字化的创新实践,AI技术应用与专业服务双轮驱动,赋能人力资源产业协同生态系统,促进行业的人才转型与发展。
全景求是FACT董事长魏兴为与会嘉宾带来《招聘质量管理&人才价值提升》的主题分享并介绍了全景求是的转型升级之路。魏兴先生指出,许多企业的招聘HR其实是在“迷雾”中工作的。在面试的时候觉得很匹配的面试者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人岗不匹配的情况,这是很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企业在筛选人才时,不能仅凭感觉和常规认知,还需要科学的工具进行核实。除了规避用人风险,更多的是优化招聘决策和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一步完成人岗匹配,助力企业提升人才价值。
南京大学商学院MBA兼职导师,1 号找人官机构创始人刘玖锋为与会嘉宾带来了《每个领导者都是 1 号找人官》的主题分享。刘玖锋先生表示,要解决企业无人可用的困境,领导者必须要成为1号找人官,储能行业要想打赢人才争夺战,一定要洞悉行业人才流动的趋势,树立AI时代全新的人才认知。从企业内部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通过加强内部培养和拓展人才引进途径及多元化布局社会人才招聘渠道等举措相结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储能企业人才短缺问题。